要是笑了就说下哦
一家人坐在饭桌前吃饭。儿子突然问父亲:“爸爸,女人有几种乳房?”
父亲觉得很惊讶,还是回答他:“好吧,儿子,女人有三种不同的胸部。在她们二十儿岁时,乳房就像西瓜一样,圆润而硬挺;在她们三四十岁时,胸部就像丫梨,感觉还好,但是有些下垂;五十岁以后,那就像洋葱了。”
“洋葱?”儿子不解地问。
“是,你看着它们时,你会流泪。”
他们的对话让母亲和女儿很生气,女儿跟着问母亲:“妈妈,男人有几种penis呢?”
母亲回答:“哦,宝贝,男人会有三个阶段。当他们二十几岁时,那个就像橡树,坚而有力;当他们三四十岁时,那个就像桦树,绵软但还能用;当他们五十几岁时,那个可像圣诞树了。”
“圣诞树?”
“对,从根上来讲已经死了,上面挂的球只是装饰罢了。” http://forum.defence.org.cn/UploadFile/2004116927355316.jpg 恩。。我笑了。 这是MG34!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班用机枪及小部队战术运用
在二次大战中盟军步兵最怕听到的声音就是MG-42发射时候独特的声响,俗话说「新兵怕大炮、老兵怕机枪」,在欧陆战场上来自于炮兵造成的损伤比例并不高,真正造成伤亡的是机枪跟迫炮。
从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起,德军的小部队战术就是环绕着机枪成型,步兵班由机枪伍跟步枪伍构成。攻击时由机枪伍负责压制敌据点,再由步枪伍以跃进接敌,最后用手榴弹歼敌于阵地中。而主要的战术方式是,机枪先通过攻击发起线占领隐蔽阵地,步枪伍迂回据点侧翼;接下来由机枪正面压制敌火,而步枪伍由侧翼或后方交互跃进,以L型火线持续对敌据点施压,最后步兵以手榴弹消灭掩蔽部中之敌人。(如果不能想象的话,请看《兄弟连》中Winster率队消灭德军炮阵地的过程,里面就是重复实施这样的战术「机枪压制/步兵迂回」)
而在防御的时候,阵地以机枪为核心,步枪伍负责警戒侧翼、指示敌多人操作武器位置、观测弹着并以火力掩护机枪更换枪管。
在部队运动时步枪伍协助搬运弹药,平均每名步枪兵均需要携带两个300发弹箱,使得每个步兵班机枪弹战斗携行量从标准配赋的每班1,150发,增加到3,000发上下。
不过在实战中,步兵班很少独立担任战斗队,一般的步兵战斗队是以排、连为单位构成,除了建置武器外更大量配属迫炮、步兵炮与反战车武器。在面对一般阵地或防御的时候,以机枪将敌人压制于掩蔽部中,再用迫炮歼敌;在面对坚固设防阵地的时候,则以迫炮跟机枪迫使敌人关闭射口、驱散交通壕中之敌散兵,最后利用步兵炮直接射击或步兵迂回方式歼敌。
到了1944年步兵编装表中,步兵连被进一步划分为两个「突击排」跟一个「步枪排」。每个突击排有两个8人突击班(全部使用SG-44)跟一个8人机枪班(两挺MG-42加一挺预备枪共3挺),大幅增加了基层单位的火力。就步兵班而论,旧制步兵班实施防护射击时每分钟发弹量为650发,新制「突击班」则高达1,420发(以上均以MG-42实施持续射击,不以最大射速计算),这样的火力不仅有助于防御实施,更便利德军以班、伍为单位实施局部逆袭,大幅增加了弹性。
页:
[1]